薄伽梵歌的靈性教誨三

本文選錄自生命的真諦‧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的靈性教誨三

盲目心靈的一方和潘度的一方都聚集在一起,意欲一戰。心靈沒有判斷能力、缺乏良知,所以它是盲目的。盲目的心靈永遠引導人類朝向粗鈍惰性前進,心靈的一百個媒介即幫助心靈完成這些事,這一百個媒介指的就是持國王的一百個兒子。另一方即潘度方,我之前也已說過,他們是憑著一股對獲得自我真知的渴望向前邁進的。「潘度」意指努力獲得自我了悟的知識。無明離心力(Avidyá)把人們往下拉,無明離心力的那一方就是指持國王的那一百個兒子。而向心力量(Vidyá)提升潛藏神性能量孔達里尼,並將它推向至上意識─克里斯那所在的頂輪處,宇宙萬有的至上控制者。這兩股力量就在代表法性戰場的人身以及代表俱廬戰場的世間相遇交戰而合一。

庫拉孔達里尼是個體小宇宙沉睡神性的潛能,我曾稱它為「根本的負性」;而一切小宇宙力量所從來之處的至上意識,則被我稱為「根本的正性」。當小宇宙潛藏的神性力量想要提升,則必須沿著粗鈍往精細的道路向上前進。反之,無明離心力則是沿著持國王一百個兒子所作用的路線,一路從精細至粗鈍將人往下拉扯,最後使人粗鈍不動。因此,這兩股力量是天生的敵人,意即它們不能同時存在。例如人和老虎,或蛇和貓鼬,彼此就是天生的敵人。想要提升的渴望,我要向上前進的念頭,終將引領一個人與至上意識合一,最後完全忘懷自身而融入於祂,這種提升的強烈願力絕對不可能和粗鈍的傾向和諧共存。

 

Jánhá káma tánhá nahiin Ráma, jánhá Ráma tánhá nahiin káma;

Dono ekatra nahiin miile ravi-rajanii ek t́hama.

 

[執著於紅塵俗世,就沒有至上意識;有至上意識之處,即無執著。這兩件事絕不可能同時存在,就如同太陽和夜晚不會在天空同時出現。]

 

我們絕不可能同時擁有太陽又擁有夜晚。太陽出現時,夜晚的黑暗臉龐即變蒼白,我們就知道黎明將屆。同樣的,當夜晚降臨時,太陽即消失而去。此二者不可能同時存在。Dono ekatra nahiin miile─這兩者不可能同時並存。同理,以向心力為基礎的心理傾向,亦即最高良善的理想,和以無明離心力為基礎的心理傾向,亦即導向感官快樂的粗鈍習性,是絕對不可能共存的。這是因為物質和意識間根本上的差異。那些看不清事情真象的人,提出和平共存的說法,只是贏得了一些廉價的喝采,他們活在「笨蛋地獄」裡,我不用「傻瓜天堂」來形容他們,雖然兩者要表達的意思雷同。他們活在笨蛋的地獄裡,因為這種和平共存是不可能的。月光和黑暗是不能共存的,說這些不可能的事,不是為博得一些廉價的聲望嗎?這就是虛偽。

根本的負性─庫拉孔達里尼,沉睡的小宇宙潛藏神性能量,必須從粗鈍朝向精細前進,必須從物質進化到意識。從粗鈍朝向精細前進的歷程中,首先必須要探索出固體原素,然後是液態原素、火原素、氣原素,乙太原素,最後來到心靈。這中間要逐步經過許多階段,最後達到個體靈魂和至上靈魂(átman / Paramátman)。當心靈融入於至上靈魂時,我們稱呼這個境界為「無餘依三摩地」(nirvikalpa samádhi)。然而,當心靈達到了至上靈魂,但不是融入於至上的靈魂而是融入於至上靈魂的心靈裡,則我們稱此境界為「有餘依三摩地」(savikalpa samádhi)。向上提升的第一步就是固體原素所在之處,在接受靈性啟蒙之後,庫拉孔達里尼開始動了起來,它首先來到固體原素的所在(kśititattva),也可以說是Devena saha,deva意指一個人的居所,saha娑婆界或ádi kśititattva─最根本的固體原素。把這個字的組合前後對調,就形成了Sahadeva(偕天)這個名字,他是潘度五子中年紀最小的,其意為「固體原素」。庫拉孔達里尼經過了固體原素的所在繼續往上移動。在固體原素之上的為何?是「液態原素」(Apatattva)。在哪一個脈輪?在生殖輪上。Apa的意思是什麼呢?是液體。Kúlaḿ násti yasya─那無邊界(界限是kúla)的。這宇宙存在於浩瀚的液態原素中。沒有界限就是Nakúla,是液態原素,也是潘度五子中年紀次小的(無種)。再上去是火原素(Tejastattva),其意為「宇宙能量」。潘度五子的三子─阿周那(Arjuna)的意思就是「能量、力量」。庫拉孔達里尼再往上就到達了氣原素(váyaviitattva)所在的心輪,也稱為「氣或風神」(pavana)。潘度五子中的次子─怖軍(Bhima)指的是什麼?他就是風神之子,即氣的主控者(Pavananandana)。庫拉孔達里尼更往上走,走到乙太原素(ákáshatattva),這裡是物質和意識、身體和心靈、抽象和具象的中繼站。在具象通往抽象上,它是最低的一點;反之,在抽象通往具象上,它是最高的一點。從此處往上走,就到心靈,往下走就到屬於物質的氣原素。

一個人從事粗鈍或精細的行動,當他朝向粗鈍或精細前進時,行動的摩擦衝擊主要發生於何處?在乙太原素中。因為自此往上一點點就到了心靈的領域,往下就到物質的領域,所以摩擦衝突的戰爭最容易發生之處就在乙太原素中,它剛好就處於心靈和物質的中間點上。

唯有在此處不受任何影響之人才能繼續往上提升,否則他是上不去的。只要這個人稍為受到干擾,他就會掉落下來。這裡yudhi + sthira (yudhi意指在戰爭中,sthira意為不受影響),因此,一個在戰爭中不受任何影響,且能保持平衡者,他在靈性修持的鍛鍊中毫不猶豫地向前邁進,即使頂著大風大浪亦不失去平衡,這樣的人就是潘度五子的大哥,代表乙太原素的「堅戰」(Yudhiśt́hira =  yudhi + sthira)。

潘度五子即如上述。他們被認為代表五種基本原素,「潘度」意為靈性之道,所以潘度五子代表著到達靈性了悟真知(pańd́á,潘達)的五個階段。Ahaḿ Brahmásmiiti buddhih─了悟我就是至上意識,這就是「潘達」,亦即「我就是至上意識(Parama Puruśa)」。一方是潘度五子,他們代表著經過五種階段努力向前進的正道修持者;而另一方則是盲目的持國王百子。自無始以來,此種爭戰就一直在發生著。在戰爭中當潘度方勝利時,即意指靈修者到達了他生命的最終目標,而那些尚未達到者,即暗喻他仍需戰鬥。而高樂瓦兄弟每日亦得到許多次的勝利,這些都是盲目持國王的勝利。這無始以來的戰爭,過去有之、現在仍繼續著,將來亦將如是持續下去,這相當於個體生命進展的靈性戰爭是如何於不同階段進展的?盲目的心靈持國王問山佳亞(良知):「哦,山佳亞!告訴我!在法性戰場和俱廬戰場上,我的孩子們和潘度的孩子們正躍躍欲戰,他們都在做些什麼?告訴我,我想知道!」這就是薄伽梵歌開宗明義的第一個偈子。

 

一九八○年二月十二日於加爾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