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女卡爾卡蒂

本文選錄自女性的覺醒

 

六、羅剎女卡爾卡蒂

 

在此刻幾乎無法肯定地說誰是第一位被上主希瓦教導密宗醫學(Vaedyak Sha'stra)的人。就所能確定的一個人來說,他最先指導的是一位非阿利安人,名為卡爾卡蒂(Karkat'ii Ra'ks'asii)的羅剎女,許多高傲的阿利安人用嘲笑的名字,例如:da'nava(惡魔)、daetya(魔鬼)或ra'ks'asa(羅剎)來稱呼非阿利安人。在整個印度,只有卡爾卡蒂有信心治療霍亂與癌症。但不幸地,有些人受到教條的誤導,以一種不人道的方式殺害了她。

一九八八年五月一日於加爾各答

~錄自Shabda Cayanika'卷十六~

 

Khasa'tmaja。Khasa + a'tman + jan + d'a = Khasa'tmaja 。一個被稱為羅剎女(raks'sasii)的母親所生的兒子稱為Khasa'tmaja,然他本身不一定是羅剎(ra'ks'asa)。(在往世書裡有許多關於有成就的人或神的故事,他們都是由羅剎女所生。)羅剎女卡爾卡蒂的兒子蘇塔奴克(Sutanuk,特別稱呼他為Khasa'tmaja。)他是一位有理想性格的人物─一位獻身於人類福祉的醫生。卡爾卡蒂的丈夫─阿奴巴森(Anubhasen)是一個國王。卡爾卡蒂是一位發明治療癌症醫藥的醫生。

我很遺憾地說由卡爾卡蒂所發明的癌症治療法早就被人遺忘了。為了診斷疾病與研究醫藥,她必須接觸人的屍體。那時候那些心智未開的人們誤認為她取得死屍是為了吃人肉。據說卡爾卡蒂被那些忘恩負義的人們給活活燒死。流傳的故事說從她燃燒的身體中噴出高高的火焰導致霍亂的發生,而由於她的祝福,治療糖尿病的藥方流傳下來。

人類至今尚無治療霍亂的正確藥方。濃鹽水並非藥物,至今沒有人發明能夠確實治療霍亂的方法。(令人費解的是此種可怕的疾病,如何能夠透過對於霍亂女神的原始崇拜而得到治療呢?)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八日於加爾各答

~錄自Shabda Cayanika'卷十四~

 

七、如雌虎般勇猛的皇后巴瓦孫達莉

 

豪拉(Honrah)的東部,胡格里(Hooghly)、伯得望(Burdwan)區以及拉爾(Ra'r'h)東部的密那坡(Midnapur)區之下的嘎塔爾(Ghatal)次區的北部曾經是布理謝斯塔(Bhurishrestha)王國,也就是今天我們口頭上稱為布爾修特(Bhurshut)的地方。首都曼達拉姆堡(Garh Mandaram)位於發源於蘇慕德拉班德湖(Sumudrabandh)的阿穆達河(Amurda)與達摩達河(Damodar)會聚之處。

在帕坦(Pathan)時期,在拉爾地區的大多數王國都是獨立的侯國,只有在蒙兀兒(Mughal)時期,這些侯國才接受孟加拉行政長官(Nawab)的宗主權。他們僅僅付一些微不足道的租稅給他。蒙兀兒帝國的統治者在布爾修特有巨大的影響力。在布爾修特的伯得望好幾次成為孟加拉的首都。有人說伯得望(Burdwan)這個字源自於波斯文ba'r-e-diiva'n,結果英國人將它拼字為Burdwan。以前此行政區的名字為沙利法巴德(Sharifabad) 。

那時孟加拉的統治者艱辛奮鬥以保持獨立。傑索爾(Jessore)的普拉塔帕迪提亞(Pratapaditya)王、羌德拉迪普(Chandradip)的坎達普‧那拉衍那(Kandarp Narayana)王、布魯阿(Bhulua)的拉克斯曼‧馬尼克亞(Lakshman Manikya)王、伊沙‧汗(Isha khan)、凱達‧羅意(Kedar Ray)以及悉塔藍姆‧羅意(Sitaram Roy)等人,全部都艱苦奮鬥以維持孟加拉的獨立。如果這些國王能彼此合作,其結果是難以逆料的,但是由於他們每人都是孤軍奮戰,所以都被打敗了。

賈伊埔(Jaipur)的國王曼辛大公(Raja Man Singh)與德里的皇帝阿克巴(Akbar)簽了一個協定,而成為蒙兀兒軍隊的最高統帥。當時孟加拉地區有十二位統治者特別傑出。曼辛大公自己扛起了降服這十二位統治者的重任。他擊敗了傑索爾的普拉塔帕迪提亞王,而贏得傑索爾的守護神耶輸瑞希瓦莉(Yashoreshvarii)的雕像,他將她安置於賈伊埔的阿巴堡(Abar Fort),並把該廟宇的孟加拉僧侶一齊帶走。在達卡(Dhaka)建造阮納卡力(Ramna'ka'lii)或達凱希瓦力(Dha'keshvarii)廟的人正是曼辛大公。

當布爾修特的國王賈嘎特那拉衍那(Jagatnarayan)看見孟加拉的其他統治者群起反抗蒙兀兒帝國的統治時,他也鼓起勇氣要反抗。孟加拉的行政長官有時待在伯得望,有時待在達卡。在他之下的一位軍事統帥被派駐在達卡,一位被派駐在高拉(Gaor'a),一位被派駐在伯得望,還有另外一位被派駐在阿吉瑪巴德(Azimabad即現在的帕特那Patna)。阿克巴皇帝將舒巴比哈區(Suba Bihar)從舒巴孟加拉地區分出來,所以阿吉瑪巴德不再是孟加拉的一部分了。於是一位新的行政長官被派駐於阿吉瑪巴德。許多軍人從伯得望行政單位被調派到此新建立的首都。

夢想著反叛的國王賈嘎特那拉衍那,認為他應該利用此大好良機,正式宣佈獨立。他的大臣們以及他自己的皇后巴瓦孫達莉,也全力支持他的決定。每一個人都同意當布里謝斯塔王國比許多其他侯國都優良,而且在藝術、建築、智慧、文學及生活所有層面,它都有自己光榮的傳統時,它當然應該宣佈獨立以維護其尊嚴。布爾修特在農業、工業、貿易、商業、知識等等各方面已達到榮耀的頂點。像這樣的一個王國為何仍要受制於遙遠的德里皇帝呢?為何不起來反抗,維護自己的主權與尊嚴呢?

這塊土地勇敢而辛勤的子民們大聲地喊出此宣言。孟加拉六大族群中的Ugra Ks'attriyas、Sadgopes、Mahisyas以及Bagdis全部自動挺身而出加入軍隊。他們高喊著口號:「外來者滾出去!我們從未屈服,而且永不屈服!」

阿克巴皇帝把這個叛變當成難以克服的挑戰。布爾修特是他的帝國中最肥沃與繁榮的土地。布爾修特生產收成最高的甘蔗、有最多的粗糖、最多的棉花、最多的布、最多的稻米、最多的礦產和最多的絲綢,商人們通常將所有這些貨物出口,賺取巨大的利潤。阿克巴皇帝向那些商人收取稅租而為國庫帶來巨大的財富。因此,怎麼可能允許這麼重要的布爾修特從他的帝國脫離呢!

於是阿克巴派遣其最高統帥曼辛去鎮壓叛變。即使在那個時代從德里或阿格拉到伯得望並不困難。彼時有一個由謝沙蘇里(Shershah Suri)所統治的侯國,他是一位有智慧的統治者,也是英勇的首領。(他進行激進的土地改革,使土地租賃制度大眾化。)他建造了一條很長很寬的公路,從達卡的蘇瓦納格蘭姆(Suvarna Gram),經由卡力嘎特(Kalighat)、蘇坦奴提(Sutanuti)與高文達埔(Govindapur),再穿過豪拉(Howrah)與伯得望到達德里,再到阿塔克(Attak)、旁遮普(Punjab)。這條路有多種名稱,或稱碧納爾斯路(Benares Road),或稱卡西路(Kashi Road)或國王之路,英國人稱它為「大幹道」(Grand Trunk Road)。曼辛率領著龐大的軍隊沿著這條公路向伯得望前進。

曼辛在夏克提堡(Shaktigarh)搭起帳篷。蒙兀兒軍隊已經抵達的消息傳到曼達拉姆(Mandaram),曼達拉姆離夏克提堡不太遠。如果沿著達摩達河岸再向東走一點,很快就會到達曼達拉姆。它就位在達摩達河與阿穆達河交會之處。當國王聽到曼辛大公已抵達的消息後,他的勇氣一下子洩掉了,他的英勇氣概消失了,他不再誇大其軍隊的力量。他召集大臣們開了一個緊急會議說道:「我只是一棵小小的蓖麻油籽,我怎敢向那高大的榕樹挑戰呢?我要你們派一個信差到夏克提堡向曼辛舉白旗。我要無條件投降。」

大臣們認為昔日的光榮已去,布爾修特再也看不到光輝的黎明。大臣們的臉都沉了下來。但是國王的子民與兵士尚不知國王心理的畏縮、挫敗。如果他們聽到這件事,他們將會怎麼做是可想而知的。

皇后巴瓦孫達莉從首相那裏得到這個消息。她立刻衝向賈嘎特那拉衍那,她說道:「這不是你個人榮譽的問題,也不是王國榮譽的問題。此事攸關孟加拉整體的尊嚴。甚至它也不僅僅只是聲譽問題,而是關係到整個孟加拉民族的存活。我懇求你鼓起勇氣,起來應戰。我們都與你同在。不管你是輸、是贏,孟加拉的榮耀將被提升。」

國王賈嘎特那拉衍那聽完皇后的話語,但卻不願照她的忠告去做。他惱羞成怒:「妳只不過是一個應該待在內室裡的女人,妳對戰事的了解是多麼地少,別來干預這些棘手的議題。妳最好回到皇宮裡面,照顧家務事吧!」巴瓦孫達莉心情沉重地離開。但她的心靈裡正醞釀著一股大風暴,她無法忍受默默地坐著,所以她就召集各大臣在宮廷裡開會。

皇后告訴大臣們說國王已經精神錯亂了:「他要讓孟加拉名譽掃地,但我是拉爾地區的女兒,而你們都是拉爾地區的兒子,整個孟加拉的光榮與聲望就有賴你我了。在這種情況下,你們願意舉著白旗到夏克提堡去見曼辛嗎?」

所有軍隊的將軍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我們要拔劍迎戰曼辛。」

巴瓦孫達莉說:「你們願意支持我為了布爾修特的自由而奮戰嗎?」

他們回答說:「是的,陛下。」

於是巴瓦孫達莉接管了布爾修特的整個行政權。在警衛人員的協助下她立即逮捕了國王,她命令他們將他下獄,在三天之內她完成戰鬥部隊的組織佈署。

皇帝的軍隊早已抵達夏克提堡,這個鄉村就在大幹道旁邊。我以前說過這個大幹道是一條由鵝卵石鋪成的道路。在當時不管在印度或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都還沒有碎石子鋪成的道路,這是在阿克巴皇帝死後一段時間,沙加汗王(Shah Jahan)所舖上的,這些碎石子是從碧爾邦(Birbhum)的採石場採集來的。

當蒙兀兒軍隊抵達的消息傳到曼達拉姆時,人們立即打起戰鼓。不管巴瓦孫達莉的軍隊有多小,其士氣與堅定的信念卻是巨大的。雖然她的軍隊主要是來自拉爾地區的Tumtule Bagdie部隊所組成,但也有許多皮膚黝黑的年輕士兵來自於Ugra Ks'attriyas、Sadgopes以及Mahisyas,他們都是拉爾地區的原住民。他們因即將到來的勝利,雙眼發出喜悅之光,他們熱切地想要維護布里謝斯塔或孟加拉的尊嚴與聲望。

在牢獄中坐立難安的國王賈嘎特那拉衍那,一再對巴瓦孫達莉提出警告,要她放棄這條必然帶來大災難的道路。他說:「皇后,妳正走向一條危險的道路,我請求妳放棄吧!妳是位單純的貴婦,並不適合去走戰爭之路。」

皇后巴瓦孫達莉到獄中探望國王,並從牢房門外譴責他說:「當牽涉到集體利益的問題時,有一些人只好犧牲,哦,國王!你對此應有所了解才是。我沒有受過很多正規教育,我在學時間也只有少許,你可能會說我學識不足是一件危險的事,但我卻無法苟同。我相信有時候一個人必須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保護其他許多人的利益。隨時準備好犧牲個人利益者方為人上人。這樣的人才是為人民所加冕的國王。Yah ra'jate sah ra'ja'h(統治者為王)。你過去是國王,這是你的第一職責所在。根據經典所言,一個國王應該照顧他的子民,你已經失職了,所以我必須盡我的職責。」

國王請求道:「皇后,我乞求妳,我哀求妳,避開戰爭這條路吧!如果阿克巴皇帝像喜瑪拉雅山,那麼我們的軍隊只不過是班庫拉(Bankura)小小的蘇蘇尼亞(Shushunia)之丘。妳到底仰仗何人?是什麼力量讓妳甘願冒險走上這條道路呢?」

「理念就是我力量的來源!」她回答道:「孟加拉的光榮就是我的自豪。戰士們為了孟加拉所流之血以及我自己的血就是祭品。」「你可以繼續耽溺於你的毀滅之夢中,我要上戰場去了。我不只為我的聲望而戰,我要奮戰,讓我祖國將來的世代可以夢想一個光榮的未來。我要去作戰了。現在不是用紅色赭土裝飾我的雙腳,並在頭上戴面紗的時刻。我把這些東西留給你吧!」

因為國王繼續試著拼命勸阻她,所以她掉頭離開了。國王極盡所能好言相勸,但是她堅定不移,不為所動。

巴瓦孫達莉沿著達摩達河的南岸向伯得望挺進。她和她的軍隊在途中與蒙兀兒的軍隊相遇,蒙兀兒的軍隊列陣以待,阿米普爾(Amirpur)和馬尼卡哈提(Marikahati)現在站在達摩達河的左岸,而納垂葛藍姆(Natrigram)站在右岸。這是一場兵力懸殊的戰爭。戰事持續了兩天。Sadgopes的首領阿瑪果希(Amar Ghosh)在右岸領軍,而Bagdis首領尼提亞難陀辛(Nityananda Singh)率隊來到左岸,拉爾的戰士開拔來到靠近孫德卡那(Shunde-Kalna)的地方。結果阿瑪果希與尼提亞難陀辛雙雙戰死在沙場上。

皇后發現自己孤零零一個人。她的左翼沒人,右翼沒人,前方沒人,後方也沒人。她的劍已從劍鞘中拔出,她不願撤退至曼達拉姆。阿克巴王與曼辛下令不得傷害巴瓦孫達莉,所以她毫髮未傷地被俘虜了。

 

曼辛對她說道:「你生長在貴族之家,嫁給王室,為何妳要如此冒險地做殊死戰呢?」

「是的,我出身貴族」巴瓦孫達莉回答說:「而且我嫁入王室。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才要上戰場。」

「現在沒有人幫助妳…」曼辛嘲弄著說。

「那又怎樣?我現在就在幫助我自己!」她說道。

曼辛發現她很難對付,所以就做了一份敘述目前狀況的詳細報告送了出去。

阿克巴王回信道:「我接受布里謝斯塔的獨立,但布里謝斯塔必須接受德里皇帝為最高權威。布里謝斯塔不必向德里繳納任何貢稅,它在其國境內是獨立的。我從未認識任何一個像巴瓦孫達莉這般偉大的人。她不僅是孟加拉的自豪,也是全印度的自豪。我下令釋放她,並頒給她一個皇家封號「雷巴吉尼」(Raybha'ginii)

此封號有三個意思:其一為「擁有如雌虎般神勇的雷氏家族的一位女士」,其二為「老虎的女王」,其三為「一位像雌虎一樣有威力的女王」。

其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裡,雷巴吉尼、巴瓦孫達莉的故事一直流傳於世。「雷巴吉尼」這個字意指一位心志高昂的女士,在拉爾地區盛行的詩韻裡得到一席永遠的地位。

當她獲釋後,她勝利地返回首都曼達拉姆,人民吹起法螺盛大歡迎她,婦女們則歡呼撒出曬乾的米粒。巴瓦孫達莉把丈夫釋放出獄並對他說:「布里謝斯塔是你的王國;身為國王的你應該治理它。但是要記得女人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照料廚房的。無論任何時候,當國家呼喚她們時,她們就必須站出來。不管有沒有男人,她們都必須面對生命的衝擊。」

國王說:「妳是正確的,皇后,我現在覺悟到自己的錯誤了。」

國王賈嘎特那拉衍那又活了七年。在每件重要的事務上,尤其是與德里皇帝或孟加拉的行政長官的交往,他都要與皇后巴瓦孫達莉商量,他不願單獨做任何決定。

據說她在臨終時說道:「我為將來孟加拉婦女們親植的樹木,不准讓它們枯萎或被任何人砍伐。」

一九八七年

~錄自Galpa Saincayan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