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藝術柔和的表達

本文選錄自--音樂與靈性修持
音樂是藝術柔和的表達

隨著人類的進化,精細的美學亦在人類中發展,對藝術創作的渴望也在人的心中覺醒。立足於超越感官世界的超覺之境乃藝術家之理想,故這些藝術工作者,或更精確地說,這些精細藝術的信仰者,如果他們想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則本身必須是一個靈性的渴望者。一個沒有發展靈性情感或以靈性理念為生命目標的人,就算有藝術的修養,也不過是藝術道上的冒牌貨。唯有以靈性精神看待萬事萬物者,方能在一切事物中了悟到此一充滿喜悅的超覺本體。一個人對此超覺本體了悟愈多,則愈能理解與至上的一體感,因此,在藝術的創作上也會有更大的成就。光只是憑藉擁有一些創作的本事,然而對此精細本體毫不感興趣的人,是絕對不可能成就偉大藝術的。他們的思維像一艘殘破的帆船漫無目的的飄盪,從他們的寫作當中即可看得出他們偏差的心智傾向,最後使得他們成為變態的怪胎。
此外,這也會為這些藝術家的個人生命帶來莫大的傷害。在短暫的美學感官享樂和物慾追求的掙扎中,力量都在精細與粗鈍的矛盾爭戰中消磨殆盡。因此,從世界的歷史上來看,沒有純淨的靈性理念和不遵守靈性戒律的人,不論其人多麼富有詩人、文學、藝術稟賦,亦不論其人在個別的藝術領域多麼有名,皆無法在人類社會的史頁上萬古流芳,他們放浪形骸的個性,正是失敗的原因所在。缺乏堅毅的個性,使得許多歌唱家、演員、其他各種藝術領域的藝術家等的才能在未及完美展現之前就過早凋謝了。
如先前所述,一個藝術家對超覺本體有愈多的接觸,其藝術的成就愈大,因為人類在有意無意間都在追尋著那永恆的境界。人們對於未知之境充滿了渴望:他們無法滿足於已知的事物,故僅只是從日常生活的事物當中所創造出來的藝術,是吸引不了人類心靈直覺能力的。
沒有稟賦的人可以成為藝術家嗎?藝術是否只是認真努力的結果?這真是難解的疑問!我想答案在於人類內在與生俱來的靈性渴望上。換言之,所謂的「天才」就是一個具有強烈內在靈性渴望之人降生來到此一世界,而他本人卻不一定知道,那些沒有此種靈性渴望,光只是想憑後天的努力就想成為藝術家是徒勞的。但是,一個沒有創造稟賦的人,若能成功地燃起其內在靈性的渴望,那麼他將可能發展出天才的稟賦,這就不是不可能的事了。

藝術中的自然與非自然
另一個經常為人討論的話題是藝術中的自然性。許多人認為藝術應如自然的方式忠實地表達,例如:人們一般日常生活的吃飯、睡覺、說話等,否則這藝術就會被認為是不夠好的。在戲劇的藝術領域中,這種自然的表達方式近來被大為強調。這也對詩文吟誦和其他藝術形式的表達產生影響。然而,我卻無法完全同意這種說法。依照主題的標題及其性質,各式各樣戲劇化的表達都是相當自然的。要表達粗鈍的觀念,當然必須訴諸於粗鈍的語言、粗鈍的肢體動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種粗鈍的方式等;但是精細的情感,卻無法應用這些來表達。為此,你就必須用某種特定的語言、某種特定的發音以及特殊的肢體動作,在此情況下,用一些戲劇化的表演方式就比較容易欣賞,比方臉的表情就不會是一般自然臉的表達方式。
事實上,生動地將藝術家的觀點呈現出來是最重要的,任何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都可以試著使用,而不應太在乎是否合乎於自然。世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傑出的藝術家會過於擔心此點,今日也幾乎沒有藝術家會這麼做。戲劇界的重要人物中也沒聽過有人強調此種要求藝術合乎自然的教條論調,只有少數一些擁有膚淺知識的人才會強調它的重要。演員們對於語言和肢體動作(mudrá)兩者必須得心應手充分利用,方可創造出完美的戲劇演出。為了維持戲劇的流暢自然,語言的使用不可模稜兩可或不連貫,也不可誤用肢體動作或顯得笨手笨腳。我們試圖表達內在的觀念,但在我們個人的生活裡,在所謂的「自然」狀態下,通常這種觀念的溝通並不十分重要。然而,在戲劇演出中,這種觀念的溝通卻是重點所在。

音樂
音樂也是一樣。歌曲、樂器演奏和舞蹈(giita-vádyá-nrtya)總稱為「音樂」(saḿgiita)。當一首歌的創作只是為了表達日常生活的歡笑和眼淚,要打進一般人的耳朵和心裡並不困難,透過日常的語言及旋律,即足以完成此一任務。但當內在情感既深沉且精細時,要撥動內在心弦,要能夠喚醒身體分子和原子的波動,那麼音樂就必須遵循一條特殊的道路。這就不是那些無法汲取音樂科學精細情感之人的能力所及了,此時那些古典音樂作品的序曲將不過是神智不清的胡言亂語(prálápa)罷了。
如果音樂要降至一般日常生活水準的標準,以順應合乎「自然」的口號,那麼這些媚俗的曲調就會成為主流,因為真正音樂的甜美和魅力已蕩然無存。事實上,現今世界所謂的「流行音樂」就是這種媚俗的作品,儘管它用的是較好的語言表達。一首歌的語言、節奏和旋律是無法分割的,任何部分缺一不可。(歌曲和樂器演奏的不同在於歌曲包含了節奏、旋律和語言,而樂器的演奏則以節奏為主導,旋律次要,語言則完全不存在。)

舞蹈和吟誦
習慣上舞蹈分為兩個部分:動作和節奏。許多人認為有節奏但沒有動作的舞蹈不算是舞蹈。以舞蹈的性質來說,動作和節奏的確是舞蹈兩個重要的成分:動作表達了內在的情感,而節奏賦予它活力。如果舞蹈只有動作而沒有節奏,那麼這就叫做「默劇」,不是「舞蹈」;而如果舞蹈缺乏動作,那麼這不過就只是另一種身體的運動方式罷了,一點也稱不上是藝術。
吟誦和演戲最大的不同,在於演戲必須配合語言和肢體動作,而吟誦(ávrtti)只包含了語言。因此,演戲比吟誦更能夠表達精緻的美學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