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非反對知識

我並非反對知識

 

對於有限之物的渴望即執著(ásakti),在它背後驅策的力量是「物質渴望的習性」(káma)。反之,當心靈從所有物質和心智的目標中收攝,並導向無因果之靈性本體,那時推動心靈波流的動力就稱為「虔誠」。心靈彼時的狀態稱為虔誠,而在它背後驅策的力量則是對「至上的愛」(prema)。所以「至上之愛」和「虔誠」兩者幾乎是一樣的。在實際層面上來說,我認為解脫和虔誠都仍屬於具有因果的實體,因為它們是物質和心智面的產物,所以不是無因果之實體。

如何獲得虔誠?如何從低下、粗鈍的心靈習性中將心靈回收導向最精細的實體(abhiiśt́a)?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下列的公式:行動減去知識等於虔誠。假定有一個人為社會做了五百分無私的服務,他存了五百分的行動,如果他是個不具任何一丁點知識的文盲,那麼他的知識等於零,五百減去零就是他所得到的虔誠,因此他獲得了五百分的虔誠。這就是為什麼那些受過比較少教育的人,虔誠心發展快速的原因。而那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卻多為心智之病所苦,受病態心理的折磨。他們自以為什麼都懂,但事實上,一無所知。

我曾經說過若有人自認為是地理學的大師,那麼我將請教他:「哦,先生,能否請你告訴我班加洛城裡到底有多少塊磚?」雖然這是屬於地理學的範疇,但他必然無法給予讓人滿意的答覆。

再說另一個例子。假定有一個擁有二十個學位的人,他的知識分數高達四百分,他一樣對社會也付出了五百分無私的服務,那麼他所獲得的虔誠就會是五百減去四百等於一百,在此情況,你所擁有的知識反而是負債。如果他也希望像那位目不識丁的文盲一樣,得到五百分的虔誠,那麼他應該怎麼做?他就必須付出九百分無私的服務。因為九百減四百等於五百。我並非反對知識,雖然我本身不是知識分子,但對於知識分子,我會要求他們為這社會付出更多無私的服務。

這就是虔誠。虔誠是將心靈從粗鈍的目標中收攝回來。而達到解脫在心理的原理上而言—它是收攝心靈並將它導向至上本體。因此根本上是一樣。

你們知道,有各式各樣的虔誠,有所謂的虔誠者以及真正的虔誠者。在所謂的虔誠中又分成三種:惰性的虔誠者、變性的虔誠者和悅性的虔誠者。

何謂「惰性的虔誠」?當一個人說:「哦,主啊!某某某是我的敵人,請替我除掉他吧!」這種虔誠者是得不到上主的,為什麼呢?因為他所渴望的是除掉某人,而非得到上主。上主不一定會允諾他的請求,上主或許會或許不會除掉他的敵人,但由於他的渴望不是獲得上主,所以肯定他是不會獲得上主的。

雪莉‧雪莉‧阿南達慕提(Shrii Shrii Anandamu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