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五大層次

身體層次(annamaya kos'a)

身體層次意指「食物層次」:anna意為「食物」。 這個層次由五大基本原素所構成,像機器一般,執行物質世界的各種行動。但是也正如任何機器,它沒有自我意志,它需要一個操作者來控制,而此操作者就是「粗鈍心靈層次」(ka'mamaya kos'a),亦即最粗鈍的心靈層次。

1.粗鈍心靈層次(ka'mamaya kos'a)

「粗鈍心靈層次」意指「慾望層次」:ka'ma意為「物質慾望」。 粗鈍心靈層次有三種作用:1.透過身體層次感覺器官的作用感受到來自外在世界的刺激2.在這些刺激的基礎上產生慾望3.利用運動器官實現這些慾望。這一層次的心靈控制了器官和本能的作用,它促使身體滿足如飲食、睡眠、性及恐懼等本能作用。

在日常生活裡,人在物質層面上維持他的生存,粗鈍的物質形成心靈享受的標的,由於心靈以粗鈍的物質作為享受的客體,心靈也變得粗鈍。 人和動物身上都有飲食、睡眠、恐懼和性的慾望之心理傾向,所以這兩者差別何在?人和動物之間的區別,在於人擁有法性的意識。人可以從事法性的修持,但動物則否。一個不追求法性之路的人,儘管他擁有人身但與禽獸無異。

人能夠依據自己的情緒傾向從精細向更精細前進或從粗鈍向更粗鈍墮落。許多「主義」都是基於粗鈍心靈層次而來。在社會經濟理論裡,經濟的因素是唯一的因素,然而粗鈍心靈僅只是一個心靈層次。即使樹木也擁有粗鈍的心靈,所以它們從土地、水和空氣取得生命的能量,身體層次佔優勢時,其他的心靈層次就潛藏不動,心靈自身與粗鈍之物認同,所以它沒有「我覺」。因此,個體意識也沒有感知的能力。

當心靈處於睡眠靜止的狀態,它無法讓只是至上意識反映的個體意識將自身展現出來。 侷限在身體的層面使人粗鈍,因為它無法提升人的心靈。

2.精細心靈層次(manomaya kos'a)

「精細心靈層次」意指「心智層次」。 精細心靈層次直接控制意識心靈。它具有四種作用:1.記憶(smaran'a)2.思考(manana)3.經驗快樂和痛苦4.作夢。

1.記憶: 有兩種型態──大腦記憶和超腦記憶。 根據瑜伽科學,人在清醒的狀態下,從感覺器官接收到來自外在的波動,影響了意識心靈和神經系統,使得它們浮動不安。這種波動就在腦細胞中留下波動的印象,此印象可長可短端視波動的強度而定。當此波動再度出現,過去的經驗再度被經歷時,就稱之為「記憶」。

其次,第二種的記憶不依賴身體的腦細胞。這是一種超腦記憶。它記得前世心靈和靈魂住在另一個軀體內的事情。通常兒童在五歲以前會有前世記憶的印象。但過了五歲後,他們就會遺忘,這種記憶就慢慢消失了。如果超過五歲,他們仍然記得前世,那麼他們就會同時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前世,一個現在,如此他們將無法適應現有的這個肉身和環境而造成死亡,以取得另一個易於適應的肉身。

2.思考: 人的思考大多在此一層次進行。所有知性的推理、科學的思想以及問題的解決都出現於此。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精細心靈處理與日常生活和社會相關的問題。它是心靈對於資訊、處理和計算的層次,也是哲學的心靈層次。「關於精細心靈,在哲學上的一些爭議有討論的必要。由於心智上的差異,湧現出不同的哲學思想,例如佛教、耆那教、回教、基督教等等,但是只有在靈性上我們才找得出關於從精細到最精細,包括了靈魂(自性)的論題。」

3.經驗快樂和痛苦: 心靈在精細心靈層次經歷快樂和痛苦的經驗,這是它過去行為的果報。心靈是五十種心靈情緒傾向作用(vrttis)的集體展現。心靈情緒傾向作用由腺體的分泌而來,任何腺體分泌過多或不足,均會造成腺體的虛弱,而致使心靈受到該心靈情緒傾向作用的影響。因此,不同的個體受制於不同心靈情緒傾向作用的支配,其觀點也隨之有所不同,所以鞋匠會注意到該擦拭的髒鞋子,而小偷則會注意到他要偷的新鞋子。

最活躍的心靈情緒傾向持續作用於心靈,心靈將尋找某一特定物體以滿足該心靈情緒傾向作用。如果物體的波動和心靈情緒傾向作用的波動是和諧的,如果該物體能夠滿足那些心靈情緒傾向作用,那麼此人將會經驗「快樂」(sukham)的感受。如果物體散發的波動與此人的心靈情緒傾向作用或業力(sam'ska'ras)格格不入,那麼會導致他的神經緊張,而經驗到「痛苦」的感受。因此,心智層面的快樂或痛苦與物質客體無關:滿足與否和物體無關,端視感受者而定。

4.作夢: 個體於清醒狀態所做、所想都一一記錄在潛意識心靈裡。潛意識心靈所累積的經驗對個人日常生活,不管是新事物的認知,或者與已知事物的比較上而言,都有極大的助益。在睡眠的狀態中,如果個人的神經細胞受到刺激或干擾,此種騷動將喚起清醒狀態時儲存於潛意識中的印象。

神經細胞受到干擾的生理原因如下: 1.吃得過飽、吃得太晚、便秘或吃了惰性食物,在夜間睡覺時使得胃氣上升刺激了神經細胞。 2.可能因為腦的病變使得神經細胞衰弱,這是一般性的身體衰弱,或者是消化系統不良之故。 3.由於過度激烈的思想,使得腦部過熱(頭腦的後面突然發熱),這也會刺激神經細胞。 「我們先前所想像或感知的東西,會以沒有條理、沒有關聯的方式重新出現在我們的潛意識心靈裡,這個我們稱為夢。」 

在意識心靈不作用的狀態下,潛意識心靈將接受思想波流而來的印象,把它視為真實的。因此,在清醒的狀態下,心靈享受粗鈍的事物;而在夢境中,心靈則享受自身比較精細的客體。 比方說,我們夢到自己在天空飛翔,好像我們真的會飛,這是因為意識心靈不起作用的關係。我們想像自己被鬼追逐,嚇得說不出話來。有些人因為這樣心臟病發而死。

這種恐懼會產生在當一個人平躺著睡覺時的夢境,然而在夢境中,如果他的手或腳有碰觸到地面(即刺激到他的與外在世界聯絡的器官),那麼意識心靈就會開始作用,而夢則會受到干擾。 很顯然的這種夢是無足輕重的。不僅這樣,夢中的情境也是沒有條理,它只是由儲藏在腦子不同部分重新出現的東西所組成。 真實的夢 尚有另外一種夢。

超心靈(atima'nasa kos'a)是所有知識的貯藏所。一個沈睡之人的潛意識心靈,有時會出現極其快樂或哀傷的徵兆,它只有無所不知的致因心靈才能見到,他與那個快樂或悲傷有很大的關係。這種夢並不常發生。然而這種夢傳達對真實事件的預測。無所不知的致因心靈(亦即無意識心靈),由於意識和潛意識並不穩定,同時無意識心靈它自己也無法有表達的作用,通常無法表現出它的無所不知。

有時意識和潛意識心靈平靜之人於沈睡中他的無意識心靈會覺醒,見到過去、現在或未來,並且這些所見的影像籠罩在睡眠者的心中。從無意識心靈源頭所產生的巨大波流,震撼著潛意識心靈,它也是一種夢;這種夢並不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的起因是無所不知的致因心靈。這種夢我們可以稱為超心靈的內視力。 3.超心靈層次(atima'nasa kos'a) 「超心靈層次」意指「更高的心靈層次」。 這是無意識心靈,即超越時、空、人物等束縛因素並了知過去、現在、未來的全知心靈三個層次中之第一個層次:

個體的致因心靈與宇宙的致因心靈並非分離的。如果個體心靈之粗鈍及精細的部分,藉著靈修或其他方式停止作用,則個體心靈的致因部分將無法維持分離的狀態;剩下的只有過去行為的種子將個體小宇宙與大宇宙心靈分開。靈修者以正確的靈修方法將可感受到宇宙中唯有存在著一個致因心靈。 這是富創造性的內觀心靈及直覺的層次。由於一般人無法超越躁動不安的低層次心靈,將它提升到更擴展的狀態,所以他們的一生多半只用到意識心靈(粗鈍心靈層次)和潛意識心靈(精細心靈層次)。

但是綜觀歷史,我們發現不因意識及潛意識心靈層次而滿足者大有人在,像中古的煉金術士等。由於他們使用充滿符號的語文,長期間以來人們以為他們的目標是要把一般的賤金屬轉變成貴金屬的黃金。事實上,他們致力於將粗鈍心靈轉變成精細心靈。煉金術士使用「火」轉化低層次的本質,創造出新生的自己。

4.下意識心靈層次(vijina'namaya kos'a) 這是無意識心靈三個層次中之第二個層次。它了知客體世界的所有一切。較低下的心靈層次只能感知片斷的微波元素,而在此心靈層次,則可以感知所有的微波元素。它擁有對於過去、現在、未來之完整知識。許多神性的特質就在此一心靈層次展現:慈悲(krpa')、溫和(mrduta')、耐心(dhaerya)、沈著(susthir)、不執著(vaera'gya)、穩健(dhrti)、成功(sampat)、欣喜(ha'sya)、靈性的喜悅(roma'inca)、謙恭(vinaya)、禪定(dhya'na)、莊嚴(ga'mbhirya)、熱心(udyama)、冷靜(aks'obha)、寬大(aoda'rya)以及專一(eka'grata')。

下意識心靈層次具有二種主要的作用:分別明辨(viveka)和不執著(vaera'gya)。 「分別明辨」意指知道何者為永恆何者非永恆,它能夠分辨絕對意識和無常物質世界的不同。它知道既然我們終有一朝將死亡,任何對此物質世界的執著最後都只會帶來痛苦和失望。

具有此一分別明辨力的人非常稀少,巴巴曾經問眾人:「這個世界最不可思議之事為何?」結果沒有人答得出來,於是巴巴引用摩訶婆羅多的著作說道:「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是抬棺之人每天抬這麼多具屍體到火葬場火化,他們竟從未想過有一天死亡會降臨到他們身上。」 當內在的「分別明辨」(viveka)被喚醒時,一個人方可達到「不執著」(vaera'gya)的境界。某些靈性修持者把「不執著」解釋成「離塵棄俗」,企圖逃避世俗的事物。

他們克制肉體的慾望以斷絕身體對短暫的感官逸樂之追求,試圖對本能的慾望,如「飲食」、「睡眠」和「性」等產生厭離心,逃到遠離世俗生活誘惑的叢林山中隱居起來。巴巴說過:「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法。」真正的「不執著」不會採取負面的手段,因為它是對至上之愛的積極態度,是見到宇宙意識隱身於所有無常變化的形相中。「不要把有限和表象的事物看成是有限和表象的,而應將它們視為無限至上之有限表達。

對無限至上之愛將融合為一此乃稱為真正的「不執著」。「不執著」並非意謂厭離、棄絕自己的妻兒家庭跑到喜馬拉雅山隱居起來。 5.致因心靈層次(hiran'amaya kos'a) 「致因心靈層次」意指「金黃色的層次」 心靈最高的層次是燦爛的金黃色光輝。「我覺」在此層次中是潛伏的,個體自性的覺醒呈未顯現狀態。在此只有對至上本體的強烈吸引。

將個體與宇宙意識分開的只是一層薄薄的遮障,只想要與至上合一,唯有神性的合一方能解除此渴望。 羅摩克里斯那的弟子問他:「我要如何才能了悟至上?」羅摩克里斯那回答:「我等一會兒告訴你。」那天下午他們大家都去河邊沐浴,羅摩克里斯那冷不防地抓起弟子的頭就往水裡壓,只見那弟子拼命掙扎要抬頭呼吸,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我要吸氣」!最後羅摩把手放鬆,他連忙跳起來呼吸,氣喘噓噓!很不諒解地對羅摩克里斯那抱怨道:「古魯!您為什麼這樣作弄我呢!我差一點就淹死了!」羅摩克里斯那平靜地對他說:「如果你對至上的渴望,能像剛才渴望空氣一樣,那麼了悟就離你不遠了。」

心靈最精細的表達在致因心靈裡,它是我覺(mahattattva)最初表發之處。以宇宙的胸懷安住於這個心靈的層次,即是「有餘依三摩地」(savikalpa sama'dhi)。擺脫了因果業力之後,致因心靈融入於不俱屬性的至上意識,則稱為「無餘依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 超越心靈的靈魂(A'tman) 所有這些層次的精髓,存在之核心,就是靈魂,它是超越二元相對的純粹意識,凌駕於所有的變化、快樂和痛苦之上,是絕對寧靜和喜悅的境界。

一個實體和另一個實體只有在心智層面才有分別,一旦當他提升到更高、更擴展的心靈層次時,他會產生全面性的宇宙一體感,而當他到達靈魂之境時,所有的一切就真的融合為一體了。心靈可比作海洋上的波流:波峰之最頂點就是我們這個物質肉身,廣闊的海面是較高的心靈層次,而在波流之下平靜無波的大海,則是所有一切的精髓,即純粹的靈魂。